推廣優質MIT 應該鼓勵代替處罰

上周爆發一家屬於國家口罩隊的工廠其販賣的口罩不是台灣製造而是中國製造的鬧劇。產品涉及偽造標籤,並且大傷國人對於實名制口罩的信心。

 

其實,台灣產品涉及偽造標籤,並不是今日才發生的!

特別是過去二十年來,民進黨政府主張【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代表李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形同鼓勵很多台灣公司前往中國投資。他們收掉在台灣的工廠去中國投資新工廠,許多民生用品不再在台灣製造。先前就聽過一位在成衣廠的朋友提過,他們的衣服是在中國生產,但是會留下一個扣子或是一點衣角的位置未車縫好,進口到台灣來,台灣公司的員工將最後那一步驟完成再包裝起來,這件衣服就被成了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但其實這件衣服98%是中國製造。二十年下來,台灣很多勞工失業或是薪資不漲反降。

 

以中國製造的產品充當台灣製造,商人當然心知肚明這是非法的,但應該要把關的海關有沒有睜一眼閉一眼或是收賄讓它們過關,建議蔡蘇政府應該要硬起來,嚴格為人民把關而不只是看風向,一併完整徹查!勿讓奸商貪利得逞,讓台灣消費者被蒙在鼓裡,用高價買到劣質中國製的產品。

 

發生疫情,口罩需求量突然大增,政府更是在第一時間徵召口罩工廠的口罩,國內工具機和製造口罩等公司高度配合,加上政府調配人力物資等,讓台灣在防疫上成為世界之光,大家有目共睹也感到驕傲。當然希望台灣的公司不要破壞這一點一滴大家團結努力得來的成果。

 

這兩天我們看到隨之而來看到政府的勞動檢查出動了,對於該口罩公司的員工一個月只休二天薪資高達八、九萬元等事,準備祭出處罰,筆者倒是覺得政府對此公司的處理應該要全面來看,而不要見樹不見林或是應付一時輿論。該公司以中國製造的產品充當台灣製絕對是錯誤的,但是政府臨時的徵召,通常老闆是難以一時就找到合適的員工,而口罩公司是薄利的行業,不是暴利,老闆不可能平常養員工而無事可做;如果這一次是為了防疫而發生,這非常態!如果為了交出承諾政府的口罩數量,員工一個月只能休息兩天,還得從海外進口,那表示徵召的數量負荷過量,不是嗎?!臨時需要大量口罩,被徵為國家口罩隊但卻難以負荷之際,政府是否為他們完整的考量過而非只是要拿到想要的口罩數量?

 

本來台灣市面上的口罩八、九成都是中國進口,台灣製造的很多是外銷,利用這次疫情以及加利公司事件,台灣的口罩製造技術若能藉以升級,並且可以自給自足,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讓台灣人買得到台灣製造的優質產品,非常需要政府正面的政策大力相挺。讓台灣製造回流台灣土地,建議政府多以鼓勵政策代替處罰政策。(作者為台聯前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