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可望當選美國第四十六任總統,國民黨指蔡政府期待川普連任「路人皆知」,結果卻是拜登勝出,已傷害和民主黨的關係。民眾黨批評民進黨政府選前押寶失準,犯了外交大錯誤。台灣人民則擔心,白宮如果換新主人,美國對台政策會不會出現變化,為此感到焦慮不已。蔡英文總統和駐美代表蕭美琴都表示,政府與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有交往,「支持台灣」已是美國主流和跨黨派共識,呼籲民眾不要擔心。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為美國下屆政府提出的對台政策藍圖就提到,美國總統大選後無論那一黨執政,美國朝野對台政策都有廣泛共識,美國必須加強對台灣的支持,確保台灣持續安全繁榮,因為台灣的成功與否攸關美國重大國家利益。顯示美國對台政策,已具備「跨黨派共識」。過去,美國政府及民間智庫對台政策分歧,智庫裡頭有人親中,有人親台,但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台灣戰略地位重要,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不會容忍第一島鏈防線出現破口,或讓台灣高科技產業落入中國掌控當中。美國國會和民意趨勢,對極權中國片面改變台海現狀,霸凌民主台灣,也不會袖手旁觀。國會兩黨聯手通過《台灣防衛法》、《台灣旅行法》等重要挺台法案,台灣政府和美國國會兩黨保持平行交往,美台關係基本面不會隨政黨輪替出現重大改變。
中國對內迫害人權,在新疆擴大再教育營,壓迫西藏及各地宗教信仰,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對外霸權擴張,中印邊界衝突、南海主權聲索、釣魚台爭議,以及對台灣領土野心等。美國過去認為,只要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最終會遵守國際規範,接受西方價值觀,但現實的狀況並非如此。拜登外交國安團隊也認為,必須摒棄一廂情願的態度,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手段,美國兩黨對兩岸問題看法一致。
川普留下最重要的外交遺產,是突顯美中兩國在治理模式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提醒世人對中國保持警覺。美國對中國態度轉變,讓台灣多了一層保護傘。川普政府決心和中國脫鈎,推出經濟繁榮網路,結合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南韓、台灣等國家,組成信任夥伴聯盟,重建供應鏈與貿易關係。美國同時推出保護網路基礎設施的「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倡議,全面圍堵中國的科技入侵,這個倡議得到民主黨認同。
共和黨和民主黨聯手制訂對抗中國、支持台灣的法案,這些法律案為美中台關係奠定基礎,國會兩黨具有高度共識。美台關係可能因為政黨輪替出現微調,但總體而言,兩黨有共識和一致性,國人無須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