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日前宣布,在保障國民健康前提下,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三十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國民黨隨即痛批蔡政府未做好溝通就擺明硬幹,是獨裁行為,不排除號召民眾大規模上街抗議,藍營執政縣市也表明不容許銷售美國豬肉。
我們認為,是否開放美豬、美牛,或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必須考量國家利益與民眾權益,不能意氣用事,流於黨派之爭。台灣是淺碟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國濟經貿強調平等互惠,必須遵守規則,禮尚往來,才能立足國際社會,確保國家利益。食品安全影響民眾權益,應依據科學檢驗,做好把關工作。
國人每年食用美國牛肉6萬公噸,佔整體食用牛肉的48%,一直以來也並沒有發生什麼問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美牛評定為「風險可忽略」等級,認為美國牛肉沒有狂牛症的風險。
國人每年豬肉消費量約90萬公噸,進口豬肉8萬公噸,其中美豬的市佔率只有1.2%。加上國人偏愛國產豬,開放進口影響並不大。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所有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國家,如紐西蘭、澳洲、日本、韓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都已開放相關肉品進口,台灣不可能閉關自守。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台灣會用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標準來檢視進口肉品,也會考量台灣民眾的飲食習慣,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為避免台灣豬和美國豬可能被混用,政府將要求分層標示,如果有多種不同的產地混用,會清楚標示前後順序。
政府也將設一百億養豬產業基金,協助豬農。同時比照日、韓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藥物殘留容許值,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並且建立進口肉品履歷,讓消費者清楚辨識,吃得安心。只要事先準備周詳,養豬戶、消費者權益都能獲得照顧,台美經濟合作關係,也將大幅提升,創造雙贏、多贏的局面。
對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也應抱持同樣態度。世界各國都已逐步解除或放寬日本「核災區食品」管制,台灣是WTO 164個會員國當中,唯一全面禁止「核災區食品」的國家。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曾表示,拒絕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台灣就不可能加入CPTPP。不尊重國際協定,台灣就準備付出代價。
台大獸醫學院榮譽教授賴秀穗語重心長表示,台灣口蹄疫已經拔針,國產豬可望擴大外銷,加上國人飲食習慣偏好國產豬,開放進口影響應該不大。他認為,開放美豬美牛議題,過去都淪為政治口水戰,應該就事論事,回歸科學與貿易層面。
專家學者的意見,值得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