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跨出解封的第一步

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剛滿兩個月,指揮官陳時中上週五宣布,七月廿七日至八月九日疫情警戒由三級降為二級,同時公布二級警戒強化措施,強調「警戒降級,防疫不降」。所有開放的場所、空間,仍要遵守戴口罩、簡訊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

疫情變化莫測,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對許多國家造成重大傷害;疫苗接種比較普及的國家,疫情也出現死灰復燃現象,令人憂心。政府宣布防疫降級,同時強化防疫措施,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有其必要。

警戒降級,設定兩週為期,顯然是將這段期間當做觀察期,看看局部解封對疫情的影響,做為未來調整的參考。同時提醒國人,繼續保持高度警戒,以免功虧一簣。陳時中說,現在雖宣布降級,但「不排除任何時候改變」。疫情多變,還是要提高警覺。

兩週觀察期間疫情的變化,決定未來是進一步鬆綁,還是回到三級警戒的日子。若疫情控制良好,回復正常生活的可能性越高,更大幅度的鬆綁就有可能。反之,如因警戒降級,民眾心防鬆懈,導致疫情逆轉,也可能恢復比較嚴格的管制措施。

政府一方面加速推動施打疫苗,一方面強調公共衛生的必要性。陳時中再三提醒國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他認為這三件事,「大概要與我們一起過很久」。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卻是人類面對病毒不可或缺的手段。去年疫情惡化之初,歐美乃至世界衛生組織都曾主張,只有病人才要戴口罩,健康的人不用戴。事後證明,口罩能減少病毒傳播,對控制疫情至關重要。

國外例子顯示,即使完整施打兩劑疫苗,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不受感染。但就算感染,也不會引發重症或必須住院。新加坡衛生部二十三日通報,過去二十八天累計一○九六例確診,其中四八四例(即44%)已完成兩劑疫苗療程。美國、英國、以色列,也都出現不少打完疫苗仍然確診的案例。 台灣有五人在接種兩劑疫苗超過十四天,卻仍受感染確診。

疫苗能夠產生保護力,但打過疫苗不等於披上金鐘罩。如果長時間曝露在人群聚集的密閉空間,不幸又有無症狀或症狀輕微者參雜其中,累積的病毒量即可能攻擊已施打疫苗但免疫力較弱者,造成感染。可見落實公共衛生,仍是對抗疫病的重要手段。

回顧台灣抗疫之路,從二○二○年底通報世衛組織武漢肺炎可能人傳人,隨即封鎖國境,祭出強力公衛手段,讓台灣爭取到五百多天喘息時間。今年五月疫情出現破口,在政府及民間通力合作下,兩個月後台灣正開啟解封之門。這份成果得來不易,值得珍惜。國人切勿得意忘形,若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可能導致防疫陣線破功,樂極生悲,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