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高雄市長選舉,柯志恩在黨內參考民調中拔得頭籌,被看好能出馬參選。柯志恩在主持廣播節目時,對參選一事表示,很多選民跟她說不要想這麼多,「去就對了」、「展現霸氣」,但全台灣沒有第二個韓國瑜,不是喊喊就可以選,這是很大的承諾,要把紛擾整合好,才可以往前走。
柯志恩分析,依據近幾次高雄市的選舉數據,二○一八年市長選舉陳其邁拿到七十四.二萬票;兩年後,蔡英文總統選舉得到近一一○萬票,當年民進黨政黨票有六十七.八萬票,加上罷免案、公投案等票數推算,在高雄,中國國民黨起點就是從雙方差距卅二.五萬票做努力。
卅二.五萬票是相當大的差距,若無劇烈的變故,十萬票的差距就難以追趕,也就是因為雙方實力懸殊,在地的強棒都不願意投入選戰,因為擔心受創,只有在高雄還未經營政治版圖的人,沒有政治版圖可以損失者才願意投入選戰。不過想到高雄發展政治版圖的人也該了解一下,離開政壇十六年,且是高雄人所不認識的韓國瑜為什麼能一下子擴張那麼大的政治版圖?
以前中國國民黨一黨獨大,難免因權力而腐化,而民進黨缺乏政治資源,不容易擴張政治版圖,因而以改革者的訴求來吸引選民,而且有不錯的成果。執政以後依然走改革路線,唯一不同的是以前改革自己,執政後卻要改革別人。二0一六年執政後,所有民進黨所訂定的政策都是讓少數人吃虧,卻對國家有利,結果是吃虧的少數人反民進黨,其他多數人卻無感,而好幾個少數人加起來就變成多數人,造成二0一八年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
二0一六年大敗後的民進黨急速改變政策,所有政策都使少數人獲利,國家則增加一些負擔,少數人因感恩而支持民進黨,其他多數人無感,而好幾個少數人加起來就變成多數人。民進黨在二0一八年以後的加分只能補以前的失分而已,未必有大作為,而中國國民黨沒有執政就沒有包袱,照理說氣勢應該超越民進黨才對,可是二0二0年的大選該黨卻垮得很徹底,只是該黨不知檢討。
依據柯志恩分析,二0二0年蔡英文在高雄的得票比民進黨在高雄的政黨票多了四十多萬票,若將綠色在野黨的政黨票也算進去,蔡英文的得票也比綠色政黨票多出三十多萬票,這些選票當然來自藍營,為什麼政黨票投藍營的人會將總統票給蔡英文?更奇妙的,藍營跑票的選民就算對韓國瑜不滿,也可以投給宋楚瑜,可是他們卻投給蔡英文,代表他們擔心韓國瑜當選,因而票投蔡英文。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沒有政治包袱,揮灑的空間很大,二0二0年的大選照理說可以打敗在二0一八年九合一選舉慘敗的民進黨,可是很多藍營選民卻票投他們所不喜歡的蔡英文,代表他們對中國國民黨存有恐懼感,而讓民眾產生恐懼感的就是該黨的政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