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對民進黨的戰鬥從未停過,而且是遍地烽火,甚至於到亂槍打鳥的地步,所以該黨並不缺乏戰鬥。政治民主化初期,中國國民黨的戰鬥火力凶猛,民進黨難以招架。只是中國國民黨內部的保守勢力只認同中國法統,不接受本土政權,因而排斥本土勢力,所以形成「戰鬥藍」,這一股勢力不是用來對付民進黨,而是中國國民黨的本土勢力。
蔣家執政時代,由中國法統勢力在台灣推動殖民統治,中國人與台灣人完全不平等,台灣人扮演被統治者,政治民主化之後,由於各族群平等參政,殖民統治自然終結,其過程是李登輝將台灣由獨裁體制走向民主,終結中國法統勢力統治台灣的政治生態,中國法統勢力因而積極反李登輝,組成新國民黨連線,它是第一代「戰鬥藍」,主導人物就是趙少康,後來組成新黨。
台北市號稱天龍國,綠營只有挨打的份,可是一九九四年出現變化,臺北市市長選舉中,趙少康以新黨黨內巨星之姿,參選市長,對手是中國國民黨尋求連任的市長黃大洲與民主進步黨知名立委陳水扁。黃大洲被認定是李登輝的人,當然是「戰鬥藍」打擊的對象,因而形成中國國民黨的內戰,陳水扁因而得漁翁之利。
連戰是中國法統勢力要角,只是他受到李登輝的提拔,中國法統勢力乃將他當作本土勢力來追擊。一九九九年有意問鼎總統寶座的三巨星,連戰的氣勢居冠,宋楚瑜次之,陳水扁殿後,可是中國法統勢力為了打擊李登輝,因而組成第二代「戰鬥藍」,全力支持宋楚瑜,加上宋楚瑜懂得政治操作,抽掉不少連戰的支持者,陳水扁再度得利,依理,陳水扁應該感謝「戰鬥藍」才對。
兩千年的總統大選,若不是興票案,台灣就出現宋總統,然而宋楚瑜的佳績並非「戰鬥藍」所造成,而是宋楚瑜從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到台灣省長,一路走來利用公家的資源拔掉大部分中國國民黨的樁腳,才有那樣的佳績,「戰鬥藍」雖然全力支持宋楚瑜,只是力量有限,其氣勢已大不如前了。
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派系是該黨選戰的主力,因為樁腳與選民建立良好關係。可是執政的馬英九卻歧視地方派系,最後還掀起鬥爭,造成該黨瀕臨崩解,中國法統勢力積極力挺馬英九,形成第三代「戰鬥藍」,磨刀霍霍對著王金平等地方派系,結果使民進黨完全執政。本來政壇認定民進黨就算贏得總統大選, 也沒有能力撼動立法院,可是「戰鬥藍」裂解該黨,使民進黨完全執政,顯然的,「戰鬥藍」只剩下崩解中國國民黨的能力,趙少康又能做甚麼?
中國法統勢力不認同台灣,抗拒本土政權,重要選舉就會組「戰鬥藍」,只是所打擊的是該黨的本土勢力,反而幫了民進黨,且其氣勢每下愈況,趙少康再度組「戰鬥藍」,民進黨暗中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