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厘頭的悲情

在總統大選及罷韓案連續二敗之後,中國國民黨在高雄市長補選再吞一敗,身兼該黨政策會執行長的林為洲於十六日在臉書上表示,中國國民黨該「告別韓流」,此舉引發韓粉出征,其中葉元之在臉書轉貼相關報導,怒批「這位是黨團的總召。一堆擁有黨改革權力的黨高層,沒有具體的作為,每天只會發臉書講『幹話』,才是中國國民黨無法前進的原因。」

對此貼文,徐巧芯十七日忍不住在三立節目《94要客訴》怒批葉元之,徐巧芯認為,林為洲的說法並沒有傷害韓國瑜,但是像葉元之這種很挺韓的人,聽到有人講韓國瑜,沒有說韓國瑜好棒,就覺得是在罵韓國瑜。她認為不要這樣,因為林為洲稱「告別韓流」是當韓是一則傳奇,「是韓流在過去對中國國民黨有非常大的幫助,是很好的事情」。徐巧芯強調,中國國民黨應該是要重新思考,如何穩健走出一條新的路,而不是一直在同溫層取暖,應該走出去面對年輕人、面對中間選民,來獲取更多的支持,「這不是具體方法嗎?這是講幹話嗎?」

中國國民黨內本來就有統派及地方派系之爭,而且很難和解,統派認定該黨若放棄「一個中國」的政治意識,與民進黨沒有區別,他們寧可失去政權,也不可能容忍該黨轉型。可是地方派系認定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切割中國,不依循主流民意,就永遠不能執政,那他們「為誰辛苦為誰忙」?事實上韓粉爭的已不是單純的國家定位問題,而是悲情產生了信仰,更凝聚了力量。

黨外年代,中國國民黨不只獨裁統治,還推動殖民統治,台灣人與中國人完全不平等,有「成文」的不平等及「不成文」的不平等,前者如全國性的高普考錄取的成績不一樣,後者如一般任官,佔重要職位者幾乎都是中國人,被壓迫的台灣人有了悲情,因而產生嚴密的政治信仰,更形成一股相當大的力量。政治民主化之後,由於人人平等參政,消除了獨裁,殖民統治也自然終結,悲情自然褪色。

韓流的產生也來自悲情,長期來都由保守勢力掌控台灣政權,讓他們認定由他們掌控政權是天經地義,可是近來政權落在民進黨手上,尤其是在高雄民進黨的勢力遠超過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不只與市長職位離得很遠,立委連一席都沒有。認為自己該掌政權,結果卻一直流失政治版圖,因而產生悲情。因為悲情而產生韓流,他們的聲音雖然很大,人數卻不多,不過也足以擾亂該黨。

黨外時代,台灣面對外來政權的殖民獨裁統治,台灣人因而產生悲情,因爭自由平等有其正當性,所以產生很大的力量。民進黨有能力執政之後,保守勢力因失去政權而產生悲情,因選舉敗北所產生的悲情並沒有正當性,聲音雖然很大,人數並不多,很難形成氣候。然而對中國國民黨來說,這一股力量雖然不能成事,卻足以敗事,變成該黨執政的障礙。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