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決戰時刻,主流媒體所做的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聲勢看好,在全國及關鍵搖擺州領先;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密集舉行大型造勢,全力展開基層動員,競爭非常激烈,鹿死誰手,還有變數。選戰中出現的一些亂象,對美國式民主構成新挑戰,值得深思。
以最後一場辯論會民意反應為例,根據福斯電視民調,74%人認為川普的表現很好,24%的人覺得拜登比較優秀;CNN的民調恰好相反,有53%的人看好拜登,39%的人肯定川普。福斯和CNN是美國最知名的新聞頻道,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兩家媒體民調結果完全相反,顯然是專業出了問題,要不然就是立場蒙蔽了專業。
雖然民意調查顯示,拜登在全國性的民調勝過川普,在大多數搖擺州也是領先。但民主黨不敢大意,因為四年前的陰影還在,當年民調預測前國務卿希拉蕊會贏,結果川普逆轉勝,以304對227張選舉人票,贏得總統大位。如果今年大選結果再一次否定民調預測,社會大眾必將失去對民調的信任,民調這個行業,就要關門大吉。
美國媒體報導和言論分得很清楚,報導尊重專業原則,言論展現媒體立場,已形成傳統。這次大選,表態支持拜登的媒體超過50家,力挺川普的10家,表態率高,好惡分明,為過去所罕見。報導方面,更出現自我把關、過濾、篩選的情形,也是前所未有。
川普的律師朱利安尼揭露拜登之子幫中國企業關說,拜登也參一腳並從中收取「服務費」。但自由派媒體與社群平台認為消息來源有問題,拒絕報導,連挺川普的福斯新聞台也不想變成放話的工具。因為限制這則新聞散布,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和推特執行長多西還收到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傳票,必須出席作證,接受議員質詢。篩選新聞,限制新聞散布,成為這次大選一個特別的現象。
候選人家族成員的行為,為可受公評之事。比較恰當的做法是,審慎查證,平衡報導;另一方面,追究川普子女的政商關係,公平對待兩個競爭對手,以滿足民眾知的權利,而不是媒體依主觀感受,決定報不報導。
因為疫情使郵寄選票數量大增,處理郵寄選票要花更多時間。有些州在選舉日之前開始計票,有些州計票程序需等到11月3日選舉日當天才可以開始。還有的州允許郵寄選票晚於選舉日幾天寄達,只要郵戳在規定的截止時間前。這些因素可能造成選舉日當晚或第二天,仍然無法確知大選結果,甚至有可能要等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有結果。除非得票差距很大,否則很難在投票日當晚決定勝負。各州各自為政,缺乏協調,影響選務一致性,埋下衝突火種,值得檢討。